分类导航

取消

热门标签

Pull down to refresh...
Pull down to refresh...
上拉加载更多
断层领跑!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,如何重构A级家轿价值坐标系?
2025-02-25 18:09 5606次阅读

功夫汽车

汽车类头部新媒体,新榜排名前30强;各大平台优质原创内容提供商;媒体大咖聚集的汽车传播机构。

经历了去年一整年的价格内卷之后,国内车市的白热化竞争并没有刹住车。

作为国内市场份额最大、量产车型最多、价格最为敏感的细分市场,A级家轿市场的竞争烈度,更是汽车市场之最。

质疑价格战,理解价格战,引领价格战。当A级家轿市场陷入“价格内卷”困局时,第二代比亚迪秦PLUS智驾版率先给出了破局答案。

继2024年狂销超过44万辆蝉联销冠后,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携“第五代DM技术+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”双王炸,以7.98万起的亲民价杀入战场。

如果说,其他车企只不过是单纯的“卷价格”,通过配置增减玩价格数字游戏,那么,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的到来,就是真正用“技术代差”取代价格内卷,改变A级家轿市场的竞争逻辑。

在功夫汽车看来,作为年度家轿销量冠军的迭代之作,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正凭借其“销量速度”、“技术深度”以及“价值高度”,为A级轿车市场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家轿坐标体系。

接下来,我们将从这个坐标体系,深入洞察“冠军家轿”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究竟有着怎样的标杆性意义,展望中国家轿的新时代。

(1)“冠军家轿”的X轴:“技术深度”抢占家轿用户心智,刷新“购车认知”

A级家轿市场一直是许多年轻用户实现“汽车梦”的起点,也是国内竞争最为激烈,最受关注的细分市场之一。

在如此激烈的市场,“冠军家轿”为何能够持续火爆?

纵观过往中国A级家轿市场,无不是被大众、丰田、日产这样通过长期耕耘带来成本均摊的传统国际大厂所把控,轩逸、朗逸、卡罗拉等车型成为中国品牌A级家轿市场最强悍的对手。

功夫汽车认为,在合资A级轿车铸就的钢铁堡垒中,秦PLUS能够撕开一道口子,便是基于比亚迪的庞大技术池,为用户提供了很多燃油车提供不了的体验。

在新能源市场的电动化上半场,秦PLUS凭借第四代DM技术大幅降低油耗、提升驾控质感和动力表现,刷新用户体验。基于此,秦PLUS连续两年夺得“年度家轿销量冠军”。

而今,来到智能化下半场,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闪亮登场,更为惊艳。

首先是,除了入门款都搭载的天神之眼C-高阶智驾三目版(DiPilot 100)。

这套方案拥有29枚高精度智驾传感器、30余项安全辅助功能,堪称9万级A轿智驾天花板。

其中,高快领航功能可以做到高速和快速路1000公里基本不用接管,从上下匝道开始,刹车、变道均可交给系统,大曲率过弯、智能避障更不在话下。偶尔出个远门、节假日跨城出行,这套天神之眼 C-高阶智驾三目版(DiPilot 100)都能够帮助用户缓解疲劳,让旅途更加轻松。

此外,智能泊车功能可以精准定位,一键泊入。像是广州一些老城区或者地下停车场的“奇葩”车位,有时连老司机都得摇头,但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可以离车通过手机一键泊入、泊出,人可以下车,车自己停好,全程不用干预。

可以说,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让A级轿车用户真正认识到,智驾可以成为出行生活的“最优解”。

其次是第五代DM技术,百公里亏电油耗2.93L(NEDC工况),满油满电下可跑2055km。

这个油耗什么概念?

从市场竞品来看,同级别合资燃油车最低也要4-5L左右。即使对比自主新能源产品,第二代秦PLUS DM-i智驾版也是优势明显。

从用户角度来看,按照92号汽油的最新价格每升7.65元来算,每公里只要2毛2。以一年行驶两万公里,比起百公里油耗约5L的燃油轿车来说,一年能省下约3200元。

说白了,开得越远,省得越多。如果是日常通勤场景,基本可以只用电,一年可省一大笔油钱。

不止于能耗方面的优势,第二代秦PLUS DM-i智驾版开起来动力平顺,车厢内的静谧性也相当出色,作为家庭用车几乎没有短板。

显然,基于比亚迪庞大技术池,凭借“油耗2字头+智驾上车”的组合拳,第二代秦PLUS DM-i智驾版领先同级两代,直击家轿用户痛点,彻底颠覆传统A级燃油车依赖品牌溢价与配置堆砌的竞争逻辑。

如果我们把“技术深度”作为坐标体系上的X轴,那么这个轴线不仅代表着“冠军家轿”在产品力维度上的长板,更象征着市场覆盖范围对于合资燃油的不断渗透。

在这个X轴上,“冠军家轿”不仅带来产品力创新的蓬勃“生气”,更在持续刷新A级家轿用户的“购车认知”。

(2)“冠军家轿”的Y轴:“价值高度”重构市场格局,加速“电替油”

从产品力的创新,到销量的领先,再到用户人群的拓展、口碑的领先,“冠军家轿”秦PLUS牢牢建立了起A级家轿市场的领导地位。

就此,秦PLUS非但没有因此慢下来,反而通过比亚迪的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,在提升产品力的同时也在分享成本降低所带来的价格红利。

而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的到来,更是将“技术代差”与“价格亲民”合二为一,让坐标系中的“Y轴” 成为展现中国A级家轿产品“价值高度”的象征。

在当下的汽车市场,10万以内就提供高阶智驾的车型并不多。

而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仅仅在硬件维度,就配备了29枚传感器,12颗摄像头(含一体式三目(共三个)摄像头(800万)、四颗高清环视摄像头、四颗侧摄像头、一颗后摄像头),5颗毫米波雷达以及12颗超声波雷达。

放眼15万级车型,这些硬件无论数量还是质量,都堪称天花板级别。但放在第二代秦PLUS DM-i智驾版上仅需9.38万。

在这背后,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能够不断冲破A级家轿市场的“价值高度”,满足不同用户人群的需求,源于规模驱动的成本摊薄效应。

通常来说,当一款车型积累了足够的销量,就能够很大程度上摊销研发、采购、模具等成本。

2024年,比亚迪一共卖出了超427万辆新车,秦PLUS累销也超过44万辆。后续随着采用同一套智驾方案的量产车增加,提升采购量,成本也会相应地降低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比亚迪能通过更大规模的销量增长,快速有效摊薄生产和智驾成本,将智驾从“高端溢价”变为“普惠配置”,构建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成本优势,直接改写了智驾行业的成本逻辑。

比亚迪通过技术自研和规模化效应,将智驾从“高端溢价”变为“普惠配置”,其成本控制能力已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核心竞争壁垒。

因而,聚焦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的到来,便能够引发汽车产业价值体系的链式反应,其影响已超越单一产品迭代,直指市场底层逻辑变革。

比亚迪通过技术下放,将高阶智驾门槛从20万级拉至9万级,撬动A级家轿市场智能化提速,通过“标杆效应”带动了整个主流家轿市场格局向上、向好。

这也证明了——中国汽车产业的终极竞争力,不在于价格屠刀,而在于让中国用户用更低的成本去享受更多更好的技术红利。

接下来,主流市场新能源化的速度,必然越来越快。

想来,这场由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发起的坐标系革命,在提升产品力的同时也在分享成本降低所带来的价格红利,持续打破A级家轿市场长期固化的价值逻辑,进而加速“电替油”进程。

(3)功夫拍案

当A级家轿这个汽车“基盘市场”的竞争规则被彻底改写,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真正进入了自主定义标准的时代。

这场变革不仅是产品的迭代,更是整个产业价值链条的重构。

《孙子兵法》所言:“善战者,求之于势。”

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的上市,正以“低能耗+高智驾”的攻势,领先同级竞品两代,改写A级家轿市场的竞争生态——从"配置堆砌"转向"有效创新",从"价格厮杀"转向"技术普惠"。

而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的到来,不仅在于7.98万元的价格锚点,更在于其构建了"销量速度+技术深度+价值高度"的三维坐标系。

这种竞争逻辑的升维,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正式进入"用技术代差定义市场规则"的新阶段。

当合资品牌仍在"以价换量"的泥潭中挣扎时,比亚迪已通过持续的技术溢出,将A级家轿市场推向了"技术驱动增长"的更高维度竞争。

着眼未来,7.98万元起售的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,不仅会是未来很多年轻人的“第一台新能源车”,更是很多年轻家庭的“第一台智能车”。

# 奔驰 # 比亚迪 # 秦PLUS新能源 # 奔驰A级

相关车系

推荐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