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导航

取消

热门标签

Pull down to refresh...
Pull down to refresh...
上拉加载更多
当3万台成为月销标准,分水岭之下只剩无力感了
2025-04-03 18:21 1.1万次阅读

元汽智驾

有元汽,智驾未来!欢迎关注~

/王俣祺

 1.jpg

导语:各家车企公布了今年3月份的销量,曾经让人很惊艳的月销3万,现在只是区分第一梯队的标准,第二梯队的无力已经透出屏幕了。

 

 

挤破头的「3万台」

 

当零跑靠着3.7万辆的成绩第一次登顶新势力销冠,当理想和小鹏连续突破3万台的门槛,今年3月开始,新势力战场可以说正式进入了“3万俱乐部

 

3万这个数字不仅仅是销量的标准,现在更成为了划分头部阵营的分水岭。

 2.jpg

零跑就通过性价比策略,把激光雷达下放12万级市场,B10预售48小时订单就突破了3万;

 

小鹏则凭借MONA M03P7+两个爆款,连续5个月都稳定在3万台;

 

而理想今年以来虽然没有去年那么惊艳,但是L系列还是持续领跑20万以上市场,让理想的销量持续能稳定在第一梯队。

 

从这一系列销量数据背后,我们也能看出新能源行业事实上又发生了变化。

 

从前三名来看,增程技术很显然再一次站起来了,零跑和理想的成功都证明了增程这种有电没电都能跑的产品哲学。

 

而另一边纯电阵营就只有小鹏一家突破3万了,谁能想到去年摇摇欲坠的小鹏今年却成了最后的排面。

 

从这第一季度来看,无论是技术路径分化,还是品牌策略的不同,显然下个阶段的市场竞争还会更加激烈。

 

 

不同的处境 相同的无力

 

当头部玩家在3万线上展开拉锯战的时候,蔚来和小米正陷入两种截然不同的困境。

 3.jpg

蔚来3月份交付了1.5万辆,但乐道品牌的月销量却不到5000台,换电技术打造的技术壁垒正在快充技术的冲击下逐渐失效。

 

根据去年财报显示,蔚来单车亏损就要超过10万块钱,现金储备目前来看也就能扛到2026年年中,这还是不算供应商订单的情况下。

 

而且,前两天乐道总裁艾铁成最终还是按当初说的,因为没达到交付目标主动下课,这也就暴露出蔚来多品牌战略的失控,这么来看还没上市的萤火虫估计也很难帮上大忙。

 

眼下的蔚来只能说是以维稳为主,很难让人看到销量增速的破局点。

 4.jpg

而小米汽车这边却完全不同,反而是处于一种成长过程中的烦恼。

 

随着销量增速的上升,SU7的月销终于逼近3万,却因为前两天的事故引发了信任危机。

 

毕竟小米本身溢价能力就不强,一旦被消费者质疑,销量乃至整个产品策略都会受到影响。

 

智驾系统的不成熟和车门把手设计的缺陷等问题,也是把小米技术激进主义的风险完全暴露了出来。

 

虽然雷军开始紧急公关,但还是错过了黄金发声期,导致品牌形象受损。

 

再加上SU7的订单储备越来越少,在YU7出来之前,小米汽车很难说能不能再次提速了。

 

 

被迫躺平的大厂新能源

 

那么在新势力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同时,那些从传统车企转型的新能源品牌同样存在销量困境。

 

阿维塔、岚图、智己等品牌虽然月销量也过万了,但是因为跟市场的快速节奏脱节,一直以来也很难跻身第一梯队。

 

阿维塔07在最开始月销破万之后就开始面临后续产品乏力;

 

岚图这边的梦想家虽然一直在MPV市场销量稳定,但是对于品牌自身来说还是有点儿独木难支的意思;

 

智己这边就更难了,L6LS6的产品力其实没什么大毛病,但就是一直没能获得市场的认可。

 5.jpg

当然传统新能源品牌这边也有销量不错的,极氪科技集团的月销量就达到了4.07万。

 

不过咱抛开极氪领克打包这事儿不谈,单车利润和新势力也根本没法比,有销量没利润用处也不大。

 

而且,领克这边的产品溢价能力一直不足,极氪这边的车型矩阵虽然很丰富,但是却一直缺少一个爆款。

 

不过当然了,极氪科技集团背靠着吉利的资源优势,还是不至于陷入生存危机的。

 

这一类传统新能源品牌其实大部分都是靠着这种大厂输血的模式。

 

虽然这也算是为传统转型品牌提供了生存路径,不过目前来看不能算不思进取吧,但却始终没有一个品牌突破自身的上限,未来也只会被新势力头部越落越远。

 

 

放下利润 先搞销量吧

 

整体看今年下半年,新能源汽车的淘汰赛还在继续,虽然前不久大家都在讨论利润的问题,但没有销量作为基础,又怎么可能挣到钱。

 

要想提振销量,首先肯定是搞技术,无论是高压平台的普及进度、各种补能模式的进化还是智驾的普及和安全等等,都将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
 

再来就是商业模式的问题,就比如蔚来现在正在遭遇严重的生存问题,李斌也在最近的几次采访中透露出了无力感;

 

小米这边在遭遇智驾事故之后,雷军也被推到了塌房的边缘。

 

但无论是蔚来重整换电模式还是小米继续建设生态闭环,第二梯队依旧在无力中继续探索销量提升的新路径。

 

不过反观头部玩家们,理想仅仅是通过用户运营就能实现服务收入的占比达到15%

 

零跑也是靠着104%的增速,证明了效率优先策略的成果;

 

相比之下,第二梯队的努力,更像是一种无力的挣扎。

 

 

写在最后

 

当李斌提出四季度盈利的目标,当雷军发誓”SU7产能突破5万,这些flag都是分水岭之下的车企,对于突围的美好愿望。

 

随着车展的临近,零跑B10、小鹏G7、小米YU7等强势新车即将密集上市,第二季度的销量争夺只会更加激烈。

 

而如果没有新的机遇,分水岭之下的无力感也只会继续无力下去。

# 行业解读 # 蔚来

推荐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