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资疲软、自主尚需时日;利润下滑、股价市值缩水,冯兴亚新官上任,能否在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,率领广汽集团在逆天改命?
广汽集团,这个曾经中国盈利能力最强的中国国有汽车集团之一,亟需打一场翻身仗!
2024年12月,广汽集团以超28万辆的销量,刷新历史月销新高,助力其2024年销量堪堪超过200万辆门槛。
2025年1月,广汽集团则以不足10万辆、同比下滑25.41%、且环比仅有去年12月销量三分之一,刷新近十年同期销量新低。
其在《汽车K线》统计的18家中国主要(上市)汽车集团中,仅排名第9位,并与排名第10的长城汽车成为排名TOP10中,1月销量未超过10万辆的车企。
面对开年销量表现失利的广汽集团,于2月6日在番禺总部召开广汽集团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一季度开门红动员会,刚刚走马上任的广汽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、总经理冯兴亚在大会上提出“2025年广汽集团要扎实推进‘稳合资、强自主、拓生态’三大重点任务,用好‘转型、变革、重构’三大关键举措。”
新掌门冯兴亚提出的三大任务,无疑是广汽集团面临当前困境最需要做出的调整。
合资疲软
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(简称“乘联分会”)发布分析报告显示,德系、日系、美系等品牌车型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连年下滑。
其中日系品牌的份额连续四年下滑,由2020年的24.1%降至2024年的13.7%。截止今年1月,日系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探至13.4%。
此消彼长,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则连续四年增长,由2020年的35.7%増至2024年的60.5%,截止今年1月,进一步上涨至61.1%。
在此背景下,广汽集团旗下的销量和盈利基盘——广汽本田、广汽丰田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。而其对集团销量贡献,也呈现下滑趋势。
其中,广汽本田对广汽集团的销量贡献由2019年最高超77万辆,下探至2024年的47.06万辆,对集团销量贡献占比也由2019年最高36.39%下探至去年的23.5%。
进入2025年1月广汽本田销量为1.51万辆,销量贡献占比同步下探至15.36%,需要新产品和智能化,助力反弹。
相较之下,广汽丰田情况稍好,但销量贡献也由2022年最高超百万辆,下探至2024年的73.8万辆,对集团的销量贡献占比则由2022年最高41.29%下探至去年36.84%。
今年1月,广汽丰田销量终结了连续13个月的同比下跌,并以11.7%的同比涨幅,销售汽车5.7万辆,将销量贡献占比拉高到57.91%,实属难得。
目前,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都面临着,因电动汽车领域布局相对迟缓,且智能化应用未跟上节奏,与中国品牌相比,竞争力不足的问题。
此外,随着消费者购车观念逐渐发生变化,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创新性和高性价比的产品;与此同时,理想、小鹏、华为、小米等造车新势力入局参与混战,也给外资品牌带来了不小压力。
自主待强
令人遗憾的是,广汽自主板块(即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)的销量贡献占比虽然整体有所提升,但销量规模却并未实现稳定提升。
2020年-2024年,广汽自主板块的整体销量贡献占比由17.32%连年增至39.42%,但其销量却在2024年达到最高贡献占比时,出现了10.95%的下跌。
进入2025年,广汽自主板块首月合计销售汽车2.63万辆,同比大跌41.32%,而其贡献占比也下滑至26.71%。其中,广汽传祺1月销售1.83万辆;广汽埃安销售仅1.1万辆,同比下跌27.62%。
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汽车电动化、智能化的发展,比亚迪、吉利汽车、奇瑞汽车等中国品牌销量实现大幅提升。
比如,比亚迪1月超30万的销量是广汽自主品牌的11倍有余;吉利汽车1月销量则是广汽自主品牌销量的10倍有余。事实上,即使是集整个广汽集团之力,也与比亚迪、吉利相差3倍左右。
再比如放在几乎从零做起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中,拥有强大造车背景做支撑的广汽自主品牌,也才勉强排在第5位。
广汽自主板块之所以陷入如此局面,主要系广汽在新能源领域布局有待提速,新能源产品推出速度慢、市场渗透率低,难以满足市场需求。
其新能源品牌埃安又过于依赖B端网约车市场,随着网约车市场饱和,C端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凸显,再加上产品更新换代慢,且两年未发布新车,在插混等技术路线上布局缺失,产品线覆盖不全面。
此外,作为广汽集团旗下唯一高端豪华品牌的昊铂自推出后,销量未达预期,未能有效提升品牌整体竞争力。
三大任务
值得注意的是,受累于合资遇阻、自主不强,广汽集团不仅首次出现季度亏损,且年度利润也跌至十年来的谷底,同时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不如人意。
其中,广汽集团A股已从2021年最高19.86元/股左右,降至2025年2月21日盘后的9.05元/股,市值也从2000亿元规模降至不足千亿元。
而广汽集团港股股价则从2021年最高的8.46港元/股下跌至2025年2月21日的3.19港元/股,市值则由超千亿元跌至300多亿元。
可以说,如今的广汽集团生产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身陷困境的“两田”,已经严重影响广汽集团的销量规模、盈利能力,再加上自主品牌短期难堪大任,而与华为的合作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。
更何况,随着华为朋友圈越来越广,广汽集团和华为姗姗来迟的新品牌,又能从华为获得多少资源支持和流量加持,恐怕不容乐观。
刚刚接手广汽集团的冯兴亚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并将“稳合资、强自主、拓生态”作为2025年三大重点任务。
其中,在合资板块方面,广汽本田将持续推进“蕴新智远”战略转型计划,加快智能电动化转型。
广汽丰田将持续推进“聚变2030”战略实施,紧扣三年内重回百万台的目标,从产品、经营、体制等多个维度谋划构造改革,提升企业竞争力。
在自主品牌方面,广汽集团未来三年内计划推出22款全新车型产品。
其中,2025年有7款全新车型,全力打造明星车型,以推动自主品牌完成2025年跨越百万辆大关、大自主盈亏平衡的年度目标,并力争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产销量突破200万辆。
为此,广汽集团将推进一体化运作,重塑品牌鲜明特色、加快调整产品结构,昊铂、传祺、埃安车型将全面覆盖增程、插混、纯电等主流新能源动力形式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上半年,广汽集团将迎来新产品发布高峰。自主品牌埃安UT、昊铂HL、传祺S7等全新车型将陆续上市或启动预售。
广汽本田烨品牌首款产品P7将于今年上半年上市,广汽丰田自立化首款产品、同时也是丰田首款15万级高阶智驾SUV铂智3X将于2025年3月上市。
至于拓生态方面,广汽集团对内聚焦整车主业,做实做强研发、零部件、商贸与出行、能源及生态、国际化、投资与金融等板块,提升对集团整车主业和发展大局的战略支持度和贡献度,形成七大板块协同发展、齐头并进局面。
对外则立足湾区、着眼全球,拓展政产学研用各路朋友圈,营造共生共荣发展好生态。
值得注意的是,广汽集团“番禺行动”也在持续落地,IPD(集成产品开发流程)及数字化变革项目正式启动,或将对广汽未来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;而在管理干部中推行竞聘上岗,并全面实施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,以经营业绩指标进行考核......
Views of AutosKline
面对当下多重挑战,广汽集团新管理层,要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,其提出的三大关键任务能否实现,是这家位于岭南的上市车企能否破局的关键。好在,广汽集团手上还有牌。
文字为【汽车K线】原创,内容参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信息(相关公司和机构应有义务对其真实性负责);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本号文章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,违者必究。同时,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!股市风险大,投资需谨慎!
推荐
理想首款纯电 SUV i8 亮相,全力反击问界 M8
电车实验室合资车迷有福了!3月有5款新合资SUV上市,大众、本田各2款
优视汽车奔驰推 “小 G 级车” 剑指何方,未来几何?
AM车镜何为“真·质”?从北京现代“真质万里行”看合资品牌突围之路
车动力北汽极狐2024年销爆增169.91%,2025再放连环大招!
车视头条利润下滑31.9%!奔驰决定:坚决不坑穷人了
陈波帆标配激光雷达!极氪007 GT首发亮相,与ET5 T比谁更好?
出行局刘卫东落马14天后,另一个“消失”的他去哪儿了?
马拉车市预售16.28万起!星纪元ES增程版,比汉DM-i强在哪?
汽车洋葱圈理想AI:在造车与造梦间的生死竞速
汽车通研社全系都配双电机?理想i8若卖35万,小鹏蔚来靠什么反击?
路咖汽车强越野双动力,坦克400汽油版/柴油版重磅上市
汽车洋葱圈评论
暂无评论,抢占沙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