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上汽老矣,尚能饭否?”
当有人质疑上汽这头“大象”能否在智电化浪潮中完成华丽转身?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在2025上汽之夜上直面了质疑,并发出了强有力大反驳。他的回答是,“岁老根弥壮,阳骄叶更阴,上汽要成为中国第一个百年车企。”
4月10日,“懂车更懂你·2025上汽之夜”在黄浦江畔的上汽荣威剧场举行。
除了董事长王晓秋、总裁贾健旭等上汽主要领导之外,还有地平线CEO余凯、华为BG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、Momenta CEO曹旭东、火山引擎总裁谭待等科技公司的供应商代表,以及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。
光从参会嘉宾的阵容就能看出,这次的上汽之夜少不了在智电技术上秀肌肉。而在看完全程两个小时活动之后,电驹小编最大感受就是——上汽的“灵魂”变了。
几年前,上汽前董事长陈虹曾发表了一番高调的“灵魂论”,他说:“上汽很难接受由单一一家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。这样它就会成为灵魂,而上汽就成了躯体。对于这样的结果,上汽是不能接受的,我们的灵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。”
彼时,上汽口中的“灵魂”就是智能化。而如今,上汽的“灵魂”不只有智能化,而是一场关于未来出行的全维度革命。
安全是上汽最大的灵魂
上汽之夜进入正式主题后,发布的第一个技术是整车安全3.0,并且上汽首次发布了整车安全发展战略。
“首先就要做到安全,安全是所有智能化的前提”,贾健旭表示,上汽将通过自身强大的智能底盘能力及衍生的主被动安全能力,对智能化的时代的汽车安全进行重新定义。
毫无疑问,不管是油车时代,还是电车时代,安全永远是第一位。特别是现在随着汽车智电化技术的发展,对整车的安全也提出更多的要求。比如数据安全、智驾安全、电池安全等等....
总之,相较于过去单一的车身结构被动安全,如今安全涵盖的内容更多,安全技术的要求也更加复杂。对此,上汽将整车安全分为了三个阶段。
1、整车安全1.0 ,是“不怕撞”。通过全维立体防护来保护乘员。上汽通过10纵10横的多环路载荷结构传递路径打造了立体防护潜艇笼式车身,车身采用高强度钢材料,占比最高86%以上,其中热成型钢的抗拉强度高达2千兆帕以上,性能比肩百万级豪车水准。
2、整车安全2.0是“不会撞”。上汽全栈自研中央协调运动控制VMC和线控执行系统,实现对车辆运动轨迹的控制。
上汽的线控系统去除了一切中间传递媒介,制动响应的时间缩短40%,百公里制动距离至少缩短3米;控制更准,安全边界拓展至99.99%,全场景驱动和制动不打滑;操控更稳,多线控制系统,安全备份,做到车辆不失控。
3、整车安全3.0是“放心开”。在乘员躺姿状态下,可以预感知碰撞并自动调整座椅姿态、束紧安全带等,将头部加速度降低31%、腹部压缩量降低32%、腰椎压力降低45%。
另外,上汽整车安全3.0技术涵盖了“五重”创新安全技术标准,包括预碰撞主动安全系统、碰撞随动机构、座椅集成安全带、全包裹式安全气囊和坐垫气囊。这些技术共同作用,为乘员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护。
其中,预碰撞主动安全系统能够提前识别潜在的碰撞风险,而碰撞随动机构则在发生碰撞时减少乘员的伤害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上汽推出了主动安全的零重力座椅,在躺姿状态下可预感知碰撞,可以自动调整座椅姿态,并且束紧安全带。而且,还有适配零重力座椅的安全气囊,在事故发生时能保护头部、腹部及腰椎。
零重力座椅配置是目前流行的配置,但是大家好像只关注它的舒适性,却忽略了它的安全隐患。如果在零重力座椅模式下发生碰撞,可能会对乘客颈椎、脊柱、脖子多处不可逆损伤,严重的可能直接死亡。
这次上汽推出主动安全的零重力座椅,不仅针对零重力座椅的安全隐患带来了解决方案,同时也引起其他车企对零重力座椅的安全重视。
在安全层面,上汽还构建了三级安全防御体系:在物理层面,采用高于国标30%的电池安全标准实现50万套“魔方电池”零自燃纪录;
另外,王晓秋在上汽之夜透露:新一代固态电池将在MG4上搭载,可以实现电芯零自燃。 这暗示出两个消息:一是固态电池真的要量产上车了;二是价格可能不贵。
因为MG4是一款紧凑型纯电两厢车,起价不到14万。在这款车上首搭固态电池,是不是意味着上汽量产固态电池的成本不会很高。要是这样的话,未来二三十万元开上固态电池车不是梦!
在系统层面,VMC数字底盘技术通过每秒千次路况扫描,将碰撞风险压缩至0.001%;在架构层面,银河全栈4.0电子架构支持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双认证,打造出行业首个“数字免疫系统”。
总结来说,通过在安全技术上的持续迭代升级,上汽打造出了自己的“安全灵魂”——“钢筋铁骨的被动安全+AI驱动的主动安全+全链路冗余控制”,从而让上汽车“不会撞”,即使万一真的撞了,也“不怕撞”!
智能化灵魂要和“伙伴”共创
过去,上汽认为像智能化这样的核心技术,一定要紧紧的抓在自己的手里。然而,时代变了,上汽的想法也变了。对于智能化灵魂的打造,上汽不再做“孤勇者”,而是要做智能化的“共创者”。
对此,上汽巧妙地将业界的头部玩家“地大华魔” 四大高手——即地平线、大疆、华为和Momenta等行业头部智驾供应商整合在一起,形成一个强大且有聚合力的“朋友圈”,构建起可兼容的全栈式架构,覆盖从L2+到L4级的智驾系统。
目前,Momenta方案已经搭载于上汽智己,并将在奥迪Purple、上汽大众ID.系列等产品上实现落地;在上汽荣威、名爵以及上汽大众等新车型上,则应用了地平线智驾方案;上汽奥迪A5等产品将与华为智驾进行合作;宝骏的大疆灵眸智驾已在三款车型上得到应用。
看到,上汽在智驾领域积极与头部企业合作。一方面,这种模式突破了单一技术路线的局限,为用户带来更加多样化的智驾方案落地;
另一方面,通过行业头部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学习,上汽可以集各家之所长,提升自己的自研水平,将灵魂掌控在自己手中。
据悉,上汽自研的银河全栈4.0电子架构即将落地,支持L3级自动驾驶并具备自学习、自进化能力,全新的线控底盘技术也将在2027年前全面应用。
可见,在智能化灵魂的打造上,上汽本身实力就不弱,再加上合作伙伴的助力,使得上汽在智能驾驶的竞争中具备更强的综合优势。
除了智驾上,上汽有“地大华魔” 四大高手助力,在智舱的打造上,也有OPPO、火山引擎等头部企业的辅助。
比如上汽与OPPO等深度战略伙伴实现深度融合,拓展包括手机、手表、耳机、眼镜等海量生态场景,把智趣座舱装进口袋。
与此同时,上汽自研的银河全栈座舱3.0,对华为鸿蒙、OPPO安卓、苹果IOS手机三大系统做了全面对接,市场手机品牌覆盖率超过90%,让用户纵享丝滑无感的手车互联。而在时下最流行的AI领域,上汽与火山引擎合作,致力于打造最懂你的AI汽车。
总之,借助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互补,上汽和他的这帮业内大佬“伙伴”要做的,就是通过“共创”,打造行业第一梯队的智能化实力,让上汽智能化灵魂前所未有的强大。
正如贾健旭所说:“坚持不设技术围墙、不做生态孤岛、不惧跨界竞争。上汽将在加深与合资伙伴合作的同时,拓展与行业里头部企业的合作,借助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互补,打造全新用车体验。”
“我们懂得什么时候借力,什么时候聚力,什么时候合力。”贾建旭如是说道。
底盘是上汽“有趣”的灵魂
我们看到,在当下车市,所有车企都在卷,卷到最后,产品的同质化就会越来越严重。正因如此,一个难以复制且能提升产品实力的核心差异点,才能成为品牌的破局之道。
因此,在聚焦电动化、智能化的两大方向下,上汽进一步打造了底盘这个“长板”。通过将底盘和智能化结合,打造区别于其他品牌车型的差异化特点,帮助品牌产品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。
在上汽之夜上,上汽宣布第二代全栈线控底盘预计2027年前首发落地。上汽底盘专家芦勇称,2010年起,上汽就开始研发先进底盘技术,率先攻克了基于线控底盘系统的EMC中央协调运动控制技术。
目前,上汽在智己品牌上已经率先上车了自研的“灵蜥数字底盘”,这套底盘技术和我们之前对传统机械底盘的认知,完全不同。
它将空气悬挂、智慧四轮转向等多项系统的控制模块融合上收,由算法中央集控,实现所有维度动态性能的联调联控。具体来说,可实现“前后左右上下”六个方向的协同控制,从而实现数字底盘的智能化。可以简单的理解,“灵蜥数字底盘”多个“小脑”。
举个例子,传统汽车在变道时,由前轮负责转向,后轮跟着走,变道轨迹是一条弧线,过弯时一定会有侧倾,这是由物理逻辑决定的,你可以改善,但无法消除。
但是,“灵蜥数字底盘”有“智慧四轮转向”系统,变道时4个车轮可以同时同向转动,车身动向就变成了一条斜线,消除侧倾。简单来说,灵蜥数字底盘可以让后轮能像前轮一样灵活,车的运动方式就有了很多种可能性。
比如横着走的蟹行模式、对角线移动、百万级硬派越野才有的原地掉头,和原地出库等等复杂的功能和操控,灵蜥数字底盘同样不在话下。另外,得益于灵蜥底盘,智己L6在单侧残雪、积水等路面上,车辆跑偏减少约80%;紧急避险的响应速度,比传统ESP系统快30%在0.3秒内即可完成救车。
可以说,在灵蜥数字底盘的加持下,使得车辆的操控性能得到跃迁式的提升。
可以看到,上汽用新的智能化技术、极致驾控能力、跨域能力,打造更高级和更有趣的底盘,帮助上汽建立差异化的产品竞争优势。
贾健旭:跪着学习,站着创新
当我们看完干货满满的2025上汽之夜,以及上汽对于灵魂的重塑,此时,我们还会质疑上汽老矣,尚能饭否?
事实上,回顾上汽的发展史,在每一次时代浪潮中,上汽总会勇立潮头!
70年前,当中国汽车工业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,上海汽车人以“不破不立”的魄力,研发出凤凰牌轿车与上海牌轿车,终结了中国不能自主造车的历史。
40年前,上汽率先开启合资合作,用市场换技术!随后以桑塔纳为起点,打破“CKD组装”依赖,大幅提高合资车型本土化率。而正是从上汽大众开始,中国汽车供应链才实现了从0-1的突破。
10年前,互联网和汽车产业产生了“交集”,上汽推出了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——荣威RX5以一声“你好,斑马”,开启了汽车智能化的浪潮。
70年弹指一挥间,上汽在自身企业发展,技术迭代,和供应链不断进化、升级的过程中,培养了大批汽车人才,被称为中国汽车的“黄埔军校”。这些人才不仅奠定了上汽集团的今天的地位,更是带动了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跃迁。
可以预见的是,站在新时代之下,重塑灵魂后的上汽,将依旧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额领军企业。正如贾健旭所说:在这场变革中,上汽正以“跪着学习的谦逊,站着创新的勇气”,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全面领航写下注脚。
相关车系
推荐
11.68万元起售,推进“全民四驱”,二代哈弗枭龙MAX正式上市
菲常视界高科技碳纤维或被归为“危险材料”
汽车商业评论性能制霸,007GT限时19.99万起售!极氪“称王”猎装车市场
明镜pro小鹏汽车“秀肌肉”:飞行汽车明年交付 + 2025款X9上市
扉旅汽车16.49万元起,配备116°零重力座椅,这款车是舒适出行新选择?
汽车情报本田打响的是合资纯电话语权争夺战
车壹条问界新M7全新牧野青配色上市,这颜色好看吗?
车轱辘在中国,为全球,新合资时代长安马自达做最好的自己
汽车商业评论好车超值,诚意到位!东风本田S7推出震撼“一口价”!
BigDriver对等关税博弈下,美国松口,关税又不加了?
郑谊2025一季度欧洲电车榜:再暴跌!前十再无中国车,大众完虐特斯拉
明镜pro尊界S800内饰工艺首曝,百万级豪华重塑进行时
车友公社评论
暂无评论,抢占沙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