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导航

取消

热门标签

Pull down to refresh...
Pull down to refresh...
上拉加载更多
传张勇已在英国,当事人朋友圈回应:正为哪吒“四处奔波融资”
2025-04-14 22:53 1.3万次阅读

车壹条

一个在碎片化信息时代推崇深度阅读的汽车自媒体。这里不仅传递最真实和鲜活的行业重磅**,还提供理性看待问题的视角并给出建设性的问题解决之道。

哪吒汽车前任CEO张勇,即便已不是身居高位,但流量依旧。

日前,张勇人已在英国的消息随着经销商维权再次冲上热搜,哪吒汽车的名字也又一次出现在了公众视野中。不少人对其记忆还停留在周鸿祎搭台,张勇唱戏的阶段,而这位前CEO本人在社交媒体上的最后一次发言也依然围绕着周鸿祎展开。

图片

短短几个月后,这两位却与哪吒汽车纷纷撇清关系,周鸿祎对水深火热的哪吒三缄其口,张勇更是早已以前CEO身份成功“过桥”前往英国。

而危机还在继续。300余家经销商和35万车主仍在维权漩涡中苦苦挣扎,谁该为哪吒汽车的现状负责,谁又能扛起哪吒继续前进?

不做CEO了,张勇为何还要远走他乡?

2024年12月,哪吒汽车正式发表公告称,张勇将卸任公司CEO一职,因“公司战略调整”转任顾问,这一职位调整既保留了体面,又切断了其与核心决策的关联,至此,张勇与哪吒汽车基本完成了切割。

图片

这也让张勇成了新势力中唯一一个在退场前就“金蝉脱壳”的CEO,在他离职三个月后,哪吒汽车资金链断裂、供应商讨债、研发团队解散等致命危机集中爆发,而此时张勇早已“人在英国”,相比被堵在办公室中的极越CEO夏一平和“全家老少齐上阵”搞直播的高合丁磊,张勇的处境好得不是一星半点。

但是,这也并不意味着张勇就能与哪吒的危机完全解绑。

图片

即便卸任哪吒汽车CEO,张勇名下仍关联了23家子公司,与合众新能源(哪吒汽车母公司)形成错综复杂的股权交叉结构,这些公司表面上独立运营,但实际通过关联交易与资产转移,成为了哪吒汽车“掏空”债务的工具。

例如,其中一家名为哪吒智合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,在信息网站上显示注册资本为40000万元,参保人数449人,但在上海法院强制执行时却发现其名下几乎已经没有任何资产,社保、公积金、不动产全部转移,另一家名为哪吒合智(上海)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,在法院执行时才发现其两个银行账户余额合计已不足500元。

图片

这也间接导致了经销商维权无门,哪吒汽车进一步陷入经营危机的现状。

还有谁能拯救哪吒汽车?

尽管张勇的提前离场可以看做为自己早做打算的未雨绸缪,但对于哪吒汽车的管理层来说,踢出张勇更有可能是一种主动“割席”,在其离职之前,已有消息称南宁国资委等大股东认为张勇的“固执决策”已威胁到公司生存,必须通过“换帅”止损。

图片

而在张勇离开后,哪吒汽车也并没有坐以待毙,而是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一系列迅速改革,兼任CEO的哪吒汽车董事长方运舟在新官上任后便提出了“二次创业”和六大改革(如全球化扩张、毛利率转正等),将失败原因归于张勇领导期间的决策失误,反而成为了哪吒汽车“金蝉脱壳”的手段之一。

然而,张勇能走,但公司积重难返的债务危机和市场表现却无法一键删除,尤其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已经到达临界点。

图片

在与张勇一起冲上热搜的20余名经销商的集体“诉状”中,明白无误地陈述了三点诉求:赔偿 2024 年 9 月至今的运营损失并预支 2025 年 5-7 月经营成本;返还已付款未发车的返利及补贴;恢复售后服务体系。然而,对现在的哪吒汽车来说,要钱显然是不现实的,与经销商之间的危机,可能还要将应对供应商的那一套“故技重施”。

此前,哪吒汽车在与供应商危机中采用了“债转股”的方式化解,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超20亿元债转股协议,通过将70%债务转为母公司股权、30%分期无息偿还,短期内缓解现金流压力,同时绑定供应商利益形成“复产联盟”,包括宁德时代等头部供应商也参与在内,部分恢复了外界信心,缓解了债务压力。

不过,相比供应商,经销商群体更加庞大,个体力量更为分散,协商将更加困难。更重要的是,一味通过股权化债也并非长久之计,真正能够解决哪吒汽车燃眉之急的仍是实打实的注资。

图片

因此,当张勇人在英国的信息在热搜上发酵几个小时后,其本人就如同大家所预料的那样在朋友圈以“融资”为由解释自己人在英国的缘由:“至今仍担任哪吒汽车顾问,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。”

只是,哪吒方面还有没有力气等到张勇融资归来的那天,又将是另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了。

# 行业事件 # 哪吒汽车

推荐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