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导航

取消

热门标签

Pull down to refresh...
Pull down to refresh...
上拉加载更多
当天神之眼遇见8D魔幻‌重庆,汉EV大学城智驾表现如何?
2025-04-13 13:42 1.1万次阅读

车轱辘

全视角**汽车的原创自媒体平台,创始人漆森林,汽车评论员和自由撰稿人,先后在易车和《证券日报》等从事过汽车和财经传媒工作近20年。

重庆,这座以"8D魔幻"著称的山城,天生就是检验车辆性能的试金石。当比亚迪汉EV天神之眼B版遇上大学城起、保税港区、绕城高速等连续弯道和岔路口,这场科技与地形的博弈,将全面展现中国新能源旗舰的智能驾驶实力。我们从大学城汽车公园出发,穿越大学城核心区,经物流中路进入保税港,再通过绕城高速完成曾家收费站上下高速挑战,最后返回发车点,全程30公里的复合路况,见证天神之眼B如何破解山城驾驶难题。

智能觉醒:天神之眼的科技哲学

在重庆大学城熙街的停车场,汉EV天神之眼B版的感知矩阵率先引发关注。前挡风玻璃顶端的DMS驾驶员监测摄像头与车头毫米波雷达形成黄金三角,轮眉处4颗角雷达如同机械复眼,配合车尾的高精定位天线,构建出价值20万元级车型罕见的感知网络。这套系统对200米范围内移动目标的捕捉精度达到厘米级,即便在虎溪隧道出口的强逆光环境下,仍能清晰识别前方突然窜出的外卖电动车。

启动车辆瞬间,中控屏上跳出的"天神之眼"专属开机动画,昭示着比亚迪全栈自研的底气。针对重庆特有的立交桥场景,系统特别强化了高精度地图与实时视觉的融合能力。当我们沿大学城北路由东向西行驶,在即将进入绕城高速的梨树湾立交时,导航画面提前500米开始渲染三层立体交叉的虚拟模型,即便遭遇雨雾天气,也能确保匝道选择零失误。

复合路况实战表现很像老司机

穿越保税港区的物流中路,成为检验紧急避障能力的天然考场。当系统检测到右侧货柜车以60cm间距并行时,车辆自动向左微调15cm,保持安全车距的同时未触发相邻车道报警。面对路口突然横穿的拖挂车头,天神之眼B在0.3秒内完成制动决策,减速力度线性不突兀,避免了常见AEB系统的"点头式"急刹。

在G5001绕城高速西段,汉EV展现出教科书级的高速NOA表现。以120km/h切入缙云山隧道群连续弯道时,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协同前双叉臂悬架,将侧倾角控制在3.2度以内。更惊艳的是弯道超车逻辑:当系统识别到前方货车时速低于90km/h,自动在出弯点提前加速,利用350N·m的峰值扭矩完成干净利落的超越,整个过程转向修正仅介入2次。

从绕城高速曾家收费站下道,堪称智能驾驶的终极挑战。面对连续S型匝道,天神之眼B展现出类人驾驶的预判能力:入弯前主动降速至45km/h,转向角度分三次精准修正,最后30米利用动能回收系统将车速压至25km/h,完美到达人工服务区,手动缴过路费。上高速时,车辆在加速车道末端已自主完成车道居中,并入主路时的横向加速度控制在0.25g以内,比特斯拉Model 3更符合中国驾驶者习惯。

回归都市的从容哲学

重返大学城核心区,汉EV的窄路会车策略令人赞叹。在富力城院士廷支路,面对两侧停放车辆仅余2.8米通道时,系统自动激活360°全景影像,以5cm为单位逐步蠕行,后视镜折叠时机拿捏精准。更值得称道的是,当遭遇大学城北路晚高峰拥堵,天神之眼B的跟车距离可智能切换三级策略:畅通时保持2.5秒时距,缓行时缩短至1.8秒,彻底堵停时则保持1.2米绝对距离,有效防止加塞。

全程试驾结束,表显能耗14.6kWh/100km的成绩,揭示着天神之眼B更深层的进化。在虎溪大道连续上坡路段,系统优先调用前轴电机;而绕城高速巡航时,后驱模式自动接管;下曾家收费站长坡道时,动能回收功率稳定在-25kW,将势能转化效率提升至92%。这种"隐形管家"式的能量管理,让79.6kWh电池包的实际续航达成率达到WLTP标准的103%。

结语:智能驾驶中国方案遭遇8D重庆依然从容

从保税港区的集装箱迷阵到绕城高速的魔鬼弯道,比亚迪汉EV天神之眼B版用本土化智能驾驶语言,交出了山城特训的满分答卷。不同于西方车企强调的激进自动驾驶,这套系统更注重"人机共驾"的和谐哲学——既能像老司机般预判8D地形的潜在风险,又始终保持克制的接管边界。当车辆最终停回熙街充电站,仪表盘上"本次智驾接管次数:0"的提示,或许就是对比亚迪技术路线的最高肯定。在智能电动车的下半场竞争中,天神之眼B版正在书写属于中国品牌的驾驶伦理。

# 比亚迪 # 特斯拉 # Model 3 #

相关车系

推荐

评论